×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攻克虎头要塞

第9章 初出茅庐

上回说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陈凯奉延安之命奔赴东北。情报部李部长指示他,在当地地下党特别是抗联的配合下,广泛搜集日军要塞情报。而获此重任,显然说明他不是一名普通的特工。

那么,陈凯到底是一名怎样的特工?他何以受到了如此的信任?这事,还得从头讲起。

最早的时候,陈凯是在远东情报局培训后,成为了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的一名情报员。而这个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就是当年应共产国际的指示而成立的。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于1919年成立,到1943年撤销,由列宁亲自领导创建,总部设在了莫斯科,是一个苏共领导的国际组织。**则是共产国际57个支部之一。

当时,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势力的不断扩大,共产国际急需在中国各地建立直属自己的情报网。于是,共产国际向**提出,由共产国际培训一批中国籍的情报人员,并且由共产国际情报组织直接领导,在中国境内搜集各类情报。

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有志之士,从血的教训中清醒过来,认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想法设法加强情报力量。

后来,应共产国际的要求,**开始在国内各地逐步建立各级情报组织,并与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互换情报。

那时的**高层屡屡受到老蒋特务机关的围剿打压,已经很难顾及东北的情报工作,就把在东北建立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的任务交给**北满特委。

北满特委首先在哈尔滨建立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抽调对党忠诚、有实战经验的中**员从事情报工作,并从中选派骨干人员赴苏联军事学院进行军事、政治方面的学习和情报工作的训练。

而陈凯,就是这批骨干成员中的其中之一。是他的老师段方推荐了他。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这批骨干人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特工技能,但是缺乏特工实战。于是,共产国际将陈凯等几名优秀的骨干,派往哈尔滨等地建立情报站。

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中**员从参加学习和培训之日起,就不再与**发生直接联系。而是由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以及苏联红军**谋部情报部门直接指挥。日常情报工作,也是直接与共产国际派出的人员单线联系,由他们布置任务、分发经费、批准发展成员。主要成员都是以苏联名字作为代号,陈凯的苏联代号是“瓦吉姆”。

那么,陈凯后来又是如何回归到延安的呢?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

陈凯成为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的情报人员之后,就正式开始了他的特工生涯。那时的他才20岁出头,显得有些青涩和瘦弱。

特工培训和特工实战,完全就是两码事。因为特工培训,有教材、有套路、有计划。而特工实战,则完全就是没有现成“剧本”的随机应变。

陈凯就是在特工实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那一年,陈凯奉共产国际之命跟随几位老大哥来到哈尔滨,筹建共产国际组织中国支队哈尔滨情报站。

那时,日本关东军已经开始四处诱骗、抓捕劳工,去虎头修建军事要塞。共产国际给陈凯他们的任务,除了搜集日军的情报,还要搜集各地修建要塞的情报。

陈凯不是情报站中核心的情报人员,知道哈尔滨情报站的情况并不多。他不过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小情报员,简单说就是传递情报“跑腿的“。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当时这个中国支队的背景和结局。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的几位核心人物,就以哈尔滨为中心,在东北建起3个较大的共产国际情报站。

一个是哈尔滨情报站,一个是齐齐哈尔情报站,再有一个就是大连情报站。这三个情报站,大多以茶馆、饭馆、客栈、杂货铺、照相馆为掩护,广泛搜集各类情报,然后直接传递给共产国际情报组织。

随着抗日斗争的需要,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在东北各大城市都建起共产国际情报站。之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兰州等城市也相继成立了十多个共产国际情报站。

这些情报站,分布广,且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在对日情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时的陈凯作为齐齐哈尔情报站的交通员,主要是在哈尔滨的一家照相馆里,以学徒的身份做照相馆的伙计,参与外围情报工作。而这家照相馆是齐齐哈尔情报站在哈尔滨建立的一个秘密情报收集点。

说起这家照相馆,就不能不提一下老板赵天乐,他也是中国支队的情报员,因为年纪较大,还有照相、洗印照片的手艺,情报站负责人就派他到哈尔滨,以开照相馆为掩护,建立情报点搜集情报。陈凯则作为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

赵天乐外表粗犷,为人豪爽,社交广泛,酒量很大,他建立起“天乐照相馆”这个情报点后,开始稳扎稳打,不断拓展情报视野和渠道。

为便于从敌人口中探听各种信息,赵天乐以照相馆老板的身份,广泛开展各类社交活动,扩大活动范围,只要是能够搜集到情报信息,他都想办法去搞到。

“师傅,你每天接触这么多人,打探那么多的消息,就不怕暴露了?”陈凯曾担心地问过赵天乐。

“小凯同志,这你就不懂了,越是跟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打交道,我们在他们那里,信任度就越高,这里就越安全。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就能随时获得有价值的情报。”赵天乐给陈凯讲述了一通苏联情报局没有讲过的情报工作技巧。

开始,陈凯对赵天乐的话还有些半信半疑,总觉得干特工不能太张扬。但随着情报工作时间长了,他越发觉得赵天乐说的对极了。

那时的照相馆是很时髦的,也是各类公职人员和有钱人经常光顾的场所,照相馆的生意十分的兴隆。

除此之外,赵天乐还经常邀请日本宪兵、特务、警察在照相馆里打牌、吃喝,还给他们免费拍摄、放大一些标准照,逐渐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陈凯作为照相馆里的伙计,自然是负责端茶倒水,上酒上菜,小心伺候这些“大爷”。

在为人处事上,赵天乐可谓八面玲珑,江湖味十足,将自己伪装得很好,使得“天乐照相馆”和伪满机关的关系搞得非常融洽。很多在哈尔滨的日本人也慕名前来照相、冲洗胶卷、放大照片,包括一些随军记者。

一天下午,一个戴眼镜的日本人走进了照相馆,把两个胶卷交给赵天乐说道:“赵老板,你的照相技术、冲洗技术,大大地好。这个,你一定要尽快冲洗好,请洗印两套照片,我明天一早来取。对了,注意保密,你的明白?”

“我的明白,放心好了。藤田先生,明天上午九点来取,包您满意。”赵乐天接过胶卷。他知道眼前这一位日本人是个随军摄影师,他的胶卷里肯定有大量的情报。

那么,在这两个胶卷中,有重要情报吗?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